您当前的位置: 中商交易网 > 资讯 > 正文
中商交易网-移动版 首页

万人云课堂——李家彪:地球之眼的美丽与秘密

时间:2019-10-30 16:11
分享到:

不久前,日本当地时间6月18日,山形县近海发生里氏6.7级强震,在周边沿海地区引发超过一米的海啸。

事实上,海底地质的活跃程度丝毫不亚于地表。“海洋里也有巨大的山脉,就是所谓的大洋中脊。这个山脉处于板块交界处,里面是火山、地震高度活跃的区域,很多海底火山喷发、海底地震都是因为海底板块运动”,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做客《万人云课堂》,为大家深入浅出,解读海底地质科学以及海底探测工程。

image.png

日前,由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中国网研学承办的“听•见真知”海洋航天《万人云课堂》系列课程已上线第三集,主讲嘉宾为李家彪院士。他长期从事海底地质科学与海底探测工程技术,是中国边缘海两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大陆架划界和中国大洋中脊调查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对海底世界的研究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

波澜壮阔的海洋探索史

中国的海洋探索,尤其是远洋探索,李家彪基本上都有所参与。中国的第一次南极科考是1984年,他回忆说:“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船是一条普通船改造的,南极的气象、海洋知识也全都没有,就跟哥伦布环球航行一样,就那么去了。”现在来看,与其说是“探索”,不如说“探险”更准确。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缺少资金,中国的远洋和深海探索就在这样艰苦而又充满勇气的背景下开始了。

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迈向远洋探索的步伐也越来越坚定。

2010年,李家彪和团队前往西印度洋对海底热液喷口进行科考,他们和法国合作团队一起,用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圆满完成了这次远洋科考。

image.png

地球之眼

如果你亲眼目睹过“海洋之眼”,你肯定会被它深邃的湛蓝所震撼。

李家彪在云课堂里说:“我们在西沙发现一个蓝洞,在一个海礁上面,中间的海水很深,像一个蓝色的洞。如果在空中看,就像一只巨大的‘蓝色眼睛’。”他解释说“蓝洞绝大多数出现在岛礁上,原因是,岛礁是由碳酸盐构成的,在早期生长的过程当中,本来就有一些像溶洞一样的洞孔,久而久之这些溶洞逐渐被海水侵蚀,和上面的溶洞结合之后,慢慢就延伸到很深的区域里了,所以我们能见到的蓝洞几乎都是在礁岩里的。”

在空中看“蓝色之眼”显得尤为壮观,圆形的洞孔和深蓝色的海水让蓝洞看起来充满了秘密。

由于“蓝洞”的壮观太过震撼,因此也被誉为“地球之眼”。

爱护我们的海洋

现在,每年有超过800万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其他还有河流、轮船、废水排放等各种污染也尽皆汇入海洋,毫不夸张地说,海洋就是人类最大的“污水池”。

李家彪在海洋科考中也曾亲眼目睹这些惨象:“我们(科考时)下面的摄像系统,在海底工作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什么酒瓶子、编织袋、鞋子啊,各种垃圾都有”。

“还有微塑料,它是溶于水的,看不见。所以它很容易被动植物吸入,最后循环到鱼里面,然后又从打捞上来的鱼转移到人身上,最终危害我们自己的健康”,李家彪说。

现在微塑料已成为全球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海洋酸化等问题童谣重要的污染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除了分享自己多年的海洋科考知识和经历,李家彪同样很关心海洋的未来。他表示,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海洋孕育了众多的生命,包括我们人类自己。

据了解,《万人云课堂》系列课程邀了请多位国内海洋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蛟龙号潜航员员付文韬、运载火箭研发专家韩厚健等,皆会作为主讲嘉宾分享海洋航天知识,与中国科协一起,推动我国青少年海洋航天知识的普及。

来源: 科创新闻网 责任编辑:企投新闻网
免责声明:
  • 注明“来源:中商交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商交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商交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商交易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

万人云课堂——李家彪:地球之眼的美丽与秘密

导读:不久前,日本当地时间6月18日,山形县近海发生里氏6.7级强震,在周边沿海地区引发超过一米的海啸。事实上,海底地质的活跃程度丝毫不亚于地表。

不久前,日本当地时间6月18日,山形县近海发生里氏6.7级强震,在周边沿海地区引发超过一米的海啸。

事实上,海底地质的活跃程度丝毫不亚于地表。“海洋里也有巨大的山脉,就是所谓的大洋中脊。这个山脉处于板块交界处,里面是火山、地震高度活跃的区域,很多海底火山喷发、海底地震都是因为海底板块运动”,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做客《万人云课堂》,为大家深入浅出,解读海底地质科学以及海底探测工程。

image.png

日前,由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中国网研学承办的“听•见真知”海洋航天《万人云课堂》系列课程已上线第三集,主讲嘉宾为李家彪院士。他长期从事海底地质科学与海底探测工程技术,是中国边缘海两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大陆架划界和中国大洋中脊调查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对海底世界的研究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

波澜壮阔的海洋探索史

中国的海洋探索,尤其是远洋探索,李家彪基本上都有所参与。中国的第一次南极科考是1984年,他回忆说:“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船是一条普通船改造的,南极的气象、海洋知识也全都没有,就跟哥伦布环球航行一样,就那么去了。”现在来看,与其说是“探索”,不如说“探险”更准确。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缺少资金,中国的远洋和深海探索就在这样艰苦而又充满勇气的背景下开始了。

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迈向远洋探索的步伐也越来越坚定。

2010年,李家彪和团队前往西印度洋对海底热液喷口进行科考,他们和法国合作团队一起,用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圆满完成了这次远洋科考。

image.png

地球之眼

如果你亲眼目睹过“海洋之眼”,你肯定会被它深邃的湛蓝所震撼。

李家彪在云课堂里说:“我们在西沙发现一个蓝洞,在一个海礁上面,中间的海水很深,像一个蓝色的洞。如果在空中看,就像一只巨大的‘蓝色眼睛’。”他解释说“蓝洞绝大多数出现在岛礁上,原因是,岛礁是由碳酸盐构成的,在早期生长的过程当中,本来就有一些像溶洞一样的洞孔,久而久之这些溶洞逐渐被海水侵蚀,和上面的溶洞结合之后,慢慢就延伸到很深的区域里了,所以我们能见到的蓝洞几乎都是在礁岩里的。”

在空中看“蓝色之眼”显得尤为壮观,圆形的洞孔和深蓝色的海水让蓝洞看起来充满了秘密。

由于“蓝洞”的壮观太过震撼,因此也被誉为“地球之眼”。

爱护我们的海洋

现在,每年有超过800万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其他还有河流、轮船、废水排放等各种污染也尽皆汇入海洋,毫不夸张地说,海洋就是人类最大的“污水池”。

李家彪在海洋科考中也曾亲眼目睹这些惨象:“我们(科考时)下面的摄像系统,在海底工作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什么酒瓶子、编织袋、鞋子啊,各种垃圾都有”。

“还有微塑料,它是溶于水的,看不见。所以它很容易被动植物吸入,最后循环到鱼里面,然后又从打捞上来的鱼转移到人身上,最终危害我们自己的健康”,李家彪说。

现在微塑料已成为全球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海洋酸化等问题童谣重要的污染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除了分享自己多年的海洋科考知识和经历,李家彪同样很关心海洋的未来。他表示,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海洋孕育了众多的生命,包括我们人类自己。

据了解,《万人云课堂》系列课程邀了请多位国内海洋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蛟龙号潜航员员付文韬、运载火箭研发专家韩厚健等,皆会作为主讲嘉宾分享海洋航天知识,与中国科协一起,推动我国青少年海洋航天知识的普及。

免责声明:
  • 注明“来源:中商交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商交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商交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商交易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

相关阅读

热点精选